[1] 谢文硕,孙治然,吴燕尔,等. “振”才实“学”脉动乡村:基于AISA模型的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及激励机制的构想[J]. 商讯,2020(9):84-85. [2] 吴岩. 国际共识中国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着力点[J]. 中国高教研究,2022(8):7-10,23. [3]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赵波,濮绍亦,金文林,等. 实践性课程《农事学》第二阶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18(2):156-159. [5] 赵波,白宝良,金文林,等. 实践性课程《农事学》第三阶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2):81-85. [6] 陈宏涛,孙守钧.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14(9):78-80. [7] 刘进平,罗红丽,王英,等. 农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建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9):278-280. [8] 王海燕,崔超,王靖,等.“新农科”背景下农事操作实践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以河套学院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155-157. [9] 崔璐. 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J]. 黑龙江科学,2019,10(15):62-63. [10] 郭惠红,刘忠华,李晓娟,等. “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20,38(5):47-50. [11] 白宝良,金文林,赵波,等. 实践性课程《农事学》教学内容及其特点[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1):9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