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小弟,李晓储,蒋继宏,等. 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模式建设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3):75-78. [2] 何小弟,李晓储,徐梅,等.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林地模式的环境效应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4):85-88. [3] 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等. 北京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 中国园林,1998,14(1):57-60. [4] 田育新,刘浩. 三个典型林分光照强度的分布规律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1997,24(1):34-37. [5] 吴菲,李树华,刘剑. 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对温湿度变化影响的研究[J]. 中国园林,2006(7):56-60. [6] 朱春阳,李树华,纪鹏,等. 城市带状绿地宽度与温湿效益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11,31(2) :383-394. [7] 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等. 广州市城区公园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J]. 生态学报,2010,30(18) : 4905-4918. [8] 夏繁茂,季孔庶,杨宜东. 植物不同配置模式对绿地小气候温湿度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2013,27(5):75-78. [9] 郑芷青,蔡莹洁,陈城英. 广州不同园林绿地温湿效应的比较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37-41. [10] 陈秀梅,刘颖华,李佳,等. 不同植物组合对矿塌陷区夏季温湿度的影响[J]. 河北林果研究,2007,22(1):11-14. [11] 杨玉珍,卜俊丽,王玉森.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03(1):30-31. [12] 丁向阳,董桂萍. 论生态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5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