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征.三个枣品种抗寒生理特性的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3. [2] 张紫涵.不同品系密枝类型柽柳的抗寒性及耐盐性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3] 古丽孜叶·哈力克.不同鲜食葡萄抗寒特性的实验研究[J].南方农业,2017,11(6):116-118. [4] 郭燕,张树航,李颖,等.我国几个板栗品种抗寒性综合评价[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4):52-63. [5] 邱英杰.不同品种北美海棠观赏特性及耐寒性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6] 郭佳欢,冯会丽,史彦江,等.灰枣优系抗寒性综合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8,31(10):2060-2068. [7] 王淑杰,王家民,李亚东,等.可溶性全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与葡萄抗寒性关系的研究[J].北方园艺,1996(2):77-78. [8] 王嘉佳,唐中华.可溶性糖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研究,2014,3(3):71-76. [9] 吉春容,刘海蓉,罗继,等.低温冻害过程中枣树枝条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J].中国农业气象,2016,37(5):545-554. [10] 高京草,王慧霞,李西选.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与枣树枝条抗寒性的关系研究[J].北方园艺,2010(23):18-20. [11] 苏李维,李胜,马绍英,等.葡萄抗寒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J].草业学报,2015,24(3):70-79. [12] 宋锋惠,史彦江,吴正保,等.枣树枝条的抗寒性测定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6):1212-1215. [13] 王晓玲,胡亚岚,毛丽衡.不同枣品种抗寒性的比较[J].北方园艺,2012(19):1-4. [14] 高京草,王长柱,王进国,等.枣树抗寒性测定方法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5):72-75. [15] 王晓玲,毛丽衡,胡亚岚.枣树不同品种及不同部位枝条抗寒性比较[J].农业与技术,2012,32(5):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