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25, Vol. 32 ›› Issue (3): 54-58.doi: 10.19640/j.cnki.jtau.2025.03.011
郭爽1, 王璐瑶1, 王永颖1, 田雨佳2, 于洪鑫3, 王鸿英1,通信作者
Guo Shuang1, Wang Luyao1, Wang Yongying1, Tian Yujia2, Yu Hongxin3, Wang Hongying1,Corresponding Author
摘要: 小站稻作为天津地区主栽的水稻品种,具有茎秆粗壮、产量高等优势,但其高硅低糖的特性,加之天津夏季高湿的气候条件,导致水稻秸秆在常规微贮发酵过程中易出现霉菌毒素超标和发酵不充分的问题。本试验使用乳酸菌和玉米粉混合微贮发酵工艺,探究其对发酵品质及奶牛饲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的玉米粉与复合乳酸菌混合发酵组(LAC组)与仅添加复合乳酸菌组(CON组)相比,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以及NDF 30 h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显著降低(P<0.05),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泌乳牛饲喂试验结果显示,用微贮小站稻秸秆替代燕麦干草,对其产奶量和乳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相比于传统微贮工艺,使用乳酸菌和玉米粉混合微贮后的小站稻秸秆发酵品质更高,可替代部分燕麦干草,在保证奶牛生产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泌乳牛的日粮成本,为天津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奶牛养殖节本增效提供了可行方案。
中图分类号: